咨询电话:010-82152253
理论研究 心得体会
首页 > 人文大中小幼婴 > 理论研究 心得体会
请听听我内心的声音
时间:2019-04-25点击:2108

人文素养培育已经20多天了,这些天刚开始时紧锣密鼓的备课上课,人文素养引入课程4节课程成功结束。为孩子建立了辨别好坏、习惯、品质、规则、诚实等心理机制,引入课程结束后人文素养培育道路还在进行着。从清明小长假回来孩子身上的待培育问题有所反复,家长老师通过班级公约、家庭公约、奖惩墙等方式帮助孩子解决待培育问题,现在每个孩子自理能力都已初具雏形、有一些从小就有的生活习惯还在改正、孩子们身上的好品质、好行为都被我们发现并放大感染着班级和家庭的氛围。

一天,马赫朗妈妈的反馈带给我很大的触动,家长说孩子回家有愿望得不到满足就哭闹的现象,没有做到这一点要给孩子记录下来,但转念一想孩子最近哭闹行为已经很少了,为什么今天就是不能听取大人的意见呢?于是,放平心态放松情绪,安慰着孩子,轻声的说:“今天是怎么了?你先别哭,冷静下来和妈妈说为什么大人说什么都不听,非要下楼取东西?”原来,在孩子放园回家时上楼后,孩子忘记拿今天在幼儿园学到的科学材料了,想让妈妈爸爸下楼取。可家长就说完事在拿吧,谁也不愿意下去,孩子就委屈的一直哭,在孩子冷静下来,又听到妈妈温柔的问话,孩子说:“妈妈,我就是想让你看看我在幼儿园学的知识,给你演示演示小磁铁是怎么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妈妈听了,心里特别惭愧,觉得我因为不想下去给孩子取,就命令孩子必须听家长的,还要求他做到愿望不满足也不哭闹,没有真正的了解原因和孩子的心声。家长在意识到自己平时对孩子总是高控命令的态度后,转变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并且自己在生活中和家长说话语气不好时,在孩子提醒自己这样说话不好听时,一点一滴的改变着自己的言行。

在幼儿园里也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有时孩子其实想表达,但是没有家长老师的引导,不知道怎么去正确的表达,所以我们要分清孩子在愿望得不到满足就哭闹这一问题上到底是哪种情况,是总有这样得不到满足就哭闹的习惯还是总提无理要求任性还是这件事情有什么原因,不能解决才哭闹。老师们也都秉承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教育,是走入内心深处的教育。”拥有心对心的尊重,才会具备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智慧的。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较多,这些孩子的心理素质往往比较脆弱,情感的依赖性比较强。不少孩子过于娇惯,很多家长不敢说不敢管,都依赖于老师教育。其实孩子也渴望着自己的父母,既是师长,更是朋友,期望与心目中尊敬的家长有朋友式的感情交流。

而如何相处和交流非常融洽?好的做法是:第一让孩子走近你,第二是让自己走进孩子的心灵。如何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做到与孩子心与心地交流,要有爱心与责任心:爱心是走进孩子心灵的保证,教育是爱的艺术,是心与心的认同,是心与心的升华,是心与心的沟通。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认为“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还要平等的尊重与理解孩子:要想赢得孩子的尊重,也要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做什么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要充分信任孩子,并能宽容孩子,允许他犯错,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但同样的错误不能犯第二遍,如果一不小心犯了但决不允许犯第三遍,因为事不过三。到那时,他一定觉得没有尊重你,因为尊重是相互的。家长只有放下姿态,平等地对待和尊重孩子,才能受到孩子的尊重。也只有平等对待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用智慧启迪孩子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孩子的情感,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孩子的心灵,你才是真正懂孩子的人。

 

 

包钢八园     

赵琳       

2019年4月24日  

京ICP备18049698号 -1|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lc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