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10-82152253
实践探索
首页 > 人文大中小幼婴 > 实践探索
用专业、执着、热情点燃人文家教星星之火
时间:2019-02-28点击:2280

庆幼四园地处老区,本小区居民以外来务工人员和个体户为主,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家庭教养方式多以隔代教育为主,对孩子的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全园家长素质悬殊很大。人文家教工作起步时我们也遇到了较大的阻力,一部分家长对自己在育儿当中出现的问题不够重视或听之任之,孩子的教育大撒把式的完全依赖幼儿园,过度的溺爱,无原则的妥协,让个别孩子身上出现了不同程度人文素养的缺失,唤醒家长人文素养培养意识,助推人文家教刻不容缓。

一、专题培训,唤醒家长人文培养意识

人文素养启迪课程前期测试时,我们通过家长会、微信沟通等方式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估测试活动,由于一些家长忙于工作,老人又不善于网上答题测试,我们的老师一直等到家长下晚班或有时间时再一对一的指导家长答题测试,有时已经接近凌晨才能将所有的数据一一统计上传。2019.1.5日孔主任亲自为家长、园长、老师做的《做学习型家长,养育幸福的孩子》的人文教育家长专题报告,深入细致的分析了现代人文素养缺失的现象及原因,人文教育的意义及相关概念解读,家园配合开展人文教育的相关要求。报告如同给家长打了强心剂,重新认识分析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反馈信息,为人文素养启迪课程的顺利开课,为接下来的家园共育工作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夜以继日,开启幼儿人文素养正确认知

1月7日人文素养启迪课程正式在实验园开课,为了做好家园共育,每天集体活动结束后老师都会将课程的相关内容及孩子在活动中的照片、视频发给家长,更会讲解每个孩子在活动中的不同表现,与家长互动,指导家长如何观察、指导孩子,如何运用有效的重复性语言引导幼儿行为发展,家庭成员如何配合等。刚开始很多家长都持怀疑的态度,被动的接受老师指导,老师们想进各种办法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微信视频指导、一对一约谈,鼓励幼儿当小老师回家给家长上课,监督家长的不良行为……老师们夜以继日,白天备课、上课,在一日生活中观察指导孩子,为孩子创设人文环境,晚上写课堂小故事、观察记录、约谈记录,为家长做指导训练,给生病在家的孩子补课……老师们舍小家顾大家,自己的孩子生病不能陪护,自己生病坚持工作,为了班级的所有孩子倾情付出,家长们无不被感动……一周课程结束,在人文课程的启迪下,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有了质的飞跃,家长们也惊奇不已,几堂课而已,怎么会这么神奇?让家长束手无策的任性小孩能区分好与坏,对与错,不仅能纠正自己的坏习惯,还监督家长改正玩手机、抽烟、插队、讲脏话等坏习惯。我们深知这几堂课凝聚了何庆教授34年的研究成果,是老师们夜以继日的工作才换来孩子们质的飞跃。孩子变化了,进步了,家长由怀疑到尝试,从尝试再到支持,每一个转变都见证了人文启迪课程的能量,见证了老师们真情的付出。

三、家园共育,感受人文素养启迪课程的魅力

两周的人文素养启迪课程结束,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家长的观察记录记得越来越认真,分析写得越来越客观,由被动便主动,每天主动将孩子在家情况反馈给老师,并讲述孩子的变化,家长微信群里探讨孩子教育问题的越来越多,参与讨论提供好方法的越来越多,晒孩子好行为、好习惯的照片越来越多,大家互相鼓励监督。我们的老师激动不已,终于用自己的执着与热情打动了家长,家长们的教育热情被点燃,人文家教终于进入理想当中的良性循环,家园携手孩子们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四、全力以赴,呵护人文幼教之花茁壮成长

三周的人文素养启迪课程结束了,人文素养启迪课程集体活动暂时告一段落。看到孩子们一点点的变化,感受着真善美的种子正在一个个幼小的心田生根发芽,作为老师我们无比欣慰,看着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在人文关怀下快乐、幸福的生活,所有的苦和累都已无所谓。人文幼教没有假期,为了呵护人文幼教之花茁壮成长,我们的老师在假期里仍会全力以赴,放弃很多陪伴家人、孩子的时间,义无反顾地做好家庭训练指导,做好各种截图、记录、做跟踪指导……您娱乐休闲的时候或许我们的老师正在听孩子揭发爸爸、妈妈的坏行为,帮助孩子出谋划策,或许正在奋笔疾书,及时记录孩子身上的点滴变化,又或许正苦口婆心地说服那些想要放弃的家长担当起教育的责任……

所有的付出都源于对孩子的爱,源于幼教人的情怀,做幼儿教师有时会很苦、很累、很委屈,但看到孩子们变化了,进步了又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有时会很幸福、很欣慰,孩子那天真无邪的笑脸,那一声老师妈妈就是给老师最好的褒奖!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感受到人文素养启迪课程的魅力,感受到人文家教给孩子及家庭带来的巨大变化。

未来,我们信心满怀。立德树人,我们一直在路上!

 

 

                       大庆市幼教中心第四幼儿园  张丽娟

                                     2019年2月


京ICP备18049698号 -1|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lc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