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10-82152253
理论研究 心得体会
首页 > 人文大中小幼婴 > 理论研究 心得体会
“新时代人文素养一体化培育实践”之 “教师人文课教学感悟”系列(六)
时间:2020-10-22点击:2541

靓湖学校 5.5人文素养家校共育共治实践一期

微信打卡第2天 2020年10月13日

关键词:勤奋

记录人:教师 张海燕


打卡内容:勤奋 是正文化  


第二天的主题是勤奋。授课中,捕捉住孩子们对《擦厕所擦出来的集团总经理》的意外又好奇,点燃兴趣,引领孩子们于细节中捕捉贝尔状态的逐步的变化,理解贝尔因执着、勤奋、自主、热爱……让自己的人生渐次变化、直至成为传奇。《用拼搏创造奇迹的霍金》更是引发了孩子们的惊叹多次诵读“反正都要死,不妨做一些好事,”中,孩子们因霍金面对死亡时超乎常人的思想想到“人固有一死……”显然,孩子们的积累是丰富的,理解更是贴切的。我也顺势带孩子们重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话:人的一生该怎样度过?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这是推荐阅读过的书目,但感觉孩子们没有积累体验时,能体会到霍金表达的艰难,意识到健全的自己的幸福。虽然总是因为好玩儿发笑,但在我的指导中能及时调整,收起好玩儿的发笑,尽量沉下心感受霍金的努力。对《懒惰使人从首富变成穷光蛋》的理解轻松、容易。加豆子的体验中,孩子们很出色,大多能做到专注、努力,加豆子最多的达到69颗。有的即便把豆子落到了外面,也是直接拿起来放回盘中,而不是杯子里。加地面上的豆子时,更是专心致志,没有打闹、嬉笑的情况。可能因为我第一次数了豆子,有孩子在结束的时候抓了一把豆子要放在杯子里。我告诉他,我们只是通过体验来关注自己的耐力与能力,绝不是为了比多比少。孩子自然地说是因为看到别人这样做,自己也这样做,我相机强化“正文化”与“逆文化”。“正文化”就是能正确判断是非并做出正确的行动;“逆文化”就是不能正确判断,并盲目模仿。可能有人会认为我“不解风情”,过于古板。其实,我只是践行着一句至理: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我理解孩子的心理,也明白有原因,但我更希望自己能帮助他为自己明确方向,坚定力量!第三次加豆子时,有孩子说筷子短,够不到豆子。这和我备课时的想法如出一辙。我未置可否地笑一笑,孩子四顾张望后,释然,把塑料瓶横在手中……应该说,课上至此刻,我觉得孩子们是大有收获的。正在考虑后面的交流该如何进行时,外面响起一阵声音。一回头,庄安政打开门,喊他们已经站队要放学了,我惊觉自己一堂课的时间……和第一节课相比,总觉得少了什么少了什么呢?本次人文课分A、B两种形式。小班教学重在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因为这份被关注自主改变……第一节课,效果显著;第二节课,好像缺了点儿什么!注重了孩子的参与度,注重了孩子的情感生成,注重了对孩子的细微的指导,到底对自己哪里不满意?从时间的掌控上看,问题可能就是出现在自己的这份细致!但这份细致好像又恰恰是人文的独特之处……“打开心门,跟随老师一起学习人物,让人物走进你的心中。”“读一读你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一说原因。”……这些看似都是一节语文课的学习过程,不一样的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都能体会,都尝试表达……这是常规的课堂里永远无法实现的。人文课堂里的每一个孩子都一定是有收获的,但自我突破点不一样。家长们的打卡更多的倾向于梳理一堂课的内容与收获。这不仅跟孩子们的表达有关,跟我的引导也一定相关。通过看打卡,我意识到对孩子的指导有漏洞。五年级的“人文”应重在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体会、突破与成长方向;重在引导孩子因为人物的优秀品质得到力量,能准确地自我反思;重在引导孩子由外在的知识的获得转为内在的成长的源泉……“人文”正如靓湖“桥文化”:为每一名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引领靓湖学子能够越过任何的荆棘坎坷,看到比现实更远的世界。一堂课后,有充实,有欣喜,有成就,有思考。“人文”不是学知识,是关注生命;“人文”不是比积累,是关注状态;“人文”不是听故事,是感知力量……如同教育本身——传道、授业、解惑……感谢人文的路上,悉心感知的家长,你成为了我的力量。

 


京ICP备18049698号 -1|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lc787